农业气象站是农业生产“气象感知前哨”,承担着实时捕获田间微气象数据、为农事安排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辅助防灾减灾决策的关键职能,其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准确性与传输稳定性,直接关系农业气象服务质量、作物生长保障成效及农户种植风险管控能力。
但传统农业气象站数据采集存在显著痛点:气象站多布设在偏远田间,现场人工采集数据周期长、效率低,且易受恶劣天气影响;采集的气象数据(如气温、湿度、降水量、光照强度、风速风向)多存储于本地设备,缺乏实时传输通道,数据汇总滞后,出现异常气象指标(如骤降霜冻、短时强降雨)时难以及时同步至管理中心,易因数据脱节导致农事指导滞后,增加作物受灾风险。
物通博联以工业智能网关为核心,整合农业气象站场景下的各类感知设备(温湿度传感器、雨量计、光照传感器、风速风向仪、土壤温湿度检测仪、蒸发量传感器、高清摄像头),打破不同设备数据协议壁垒,实现多类型气象数据的实时采集、统一传输与边缘计算处理,同时支持远程设备管理、异常告警与数据回溯,实现农业气象数据采集自动化、传输实时化、管理可视化,为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底座。

实现功能
1、实时采集农业气象站核心数据,包括大气温度/湿度、降水量、光照时长与强度、风速/风向、气压、土壤表层至深层温度及含水量、水面蒸发量等参数,同时通过摄像头捕获气象站周边作物生长状态与环境实景,支持4G/5G/Wi-Fi/以太网多链路传输。
2、网关支持适配不同品牌、型号的气象传感器与检测设备,将分散的异构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同步上传至云端管理平台,解决传统“数据孤岛”问题;管理人员通过可视化界面,可直观查看各气象站数据实时值、历史曲线与设备在线状态。
3、预设气象数据告警阈值与设备故障规则,当数据超出阈值或设备异常时,网关自动触发本地声光告警,并通过短信、微信、邮件推送告警信息,明确标注告警气象站编号、异常类型、实时数值与阈值差异,助力管理人员快速定位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图片等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