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光伏车棚充电站作为一种集光伏发电、车辆充电和停车功能于一体的设施,正逐渐在各类场所普及。例如,在一些大型商业综合体、公共停车场以及工业园区,光伏车棚充电站为电动汽车提供了便捷的充电服务,同时利用太阳能发电,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和节能减排。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这类充电站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光伏车棚充电站分布较为分散,设备众多且类型复杂,包括光伏板、逆变器、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等。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采用的通讯协议各不相同,这给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统一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
另一方面,传统的人工巡检和现场管理方式效率低下,无法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如光伏板损坏、充电桩故障等,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仅影响用户的充电体验,还可能导致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手段,运营管理人员难以对充电站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无法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限制了充电站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物通博联
工业网关构建一套光伏车棚充电站远程监控物联网系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该系统架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1、设备层:这一层涵盖了光伏车棚充电站的所有设备。在光伏板区域,安装有各类传感器,如光照强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光伏板的工作环境参数。逆变器负责将光伏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同时具备数据采集功能,可收集自身的运行状态、转换效率等数据。充电桩则通过内置的控制器采集充电电压、电流、充电时长等信息。电池管理系统对储能电池的电压、电量、充放电状态等进行监测和管理。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通过各自的通讯接口输出。
2、数采层:物通博联工业网关具备丰富的通讯接口,包括 RS232、RS485、以太网等,能够兼容不同设备的通讯协议,实现对设备层数据的快速采集和转换。例如,对于采用串口通讯的充电桩,工业网关通过 RS485 接口与之连接,将其数据转换为以太网可传输的格式。同时,工业网关支持 5G、4G、Wi-Fi 等多种无线通讯方式,可将采集到的数据稳定地上传至云端平台。此外,工业网关还具备边缘计算能力,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如数据过滤、异常值检测等,减轻云端平台的处理压力。
3、平台层:云端监控平台接收来自工业网关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分析和展示。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可靠性。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光伏车棚充电站的实时运行状态以直观的图表、图形等形式呈现给运营管理人员,包括光伏板的发电功率、充电桩的使用情况、储能电池的电量等。同时,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预测设备的运行趋势,提前发现潜在故障隐患。
该系统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实时远程监控:运营管理人员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随时随地登录云端监控平台,实时查看光伏车棚充电站的各项设备运行参数和状态。无论是光伏板的工作情况,还是充电桩的充电进度,都能一目了然。一旦设备出现异常,系统立即发出警报,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2、故障诊断与预警:基于采集的数据和分析算法,系统能够对设备故障进行快速诊断。通过对比设备的实时数据与正常运行参数范围,当发现异常时,准确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例如,当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低于设定阈值时,系统自动提示可能存在的故障原因,帮助维修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3、能源管理与优化:系统对光伏车棚充电站的能源生产和消耗进行全面管理。通过分析光伏板的发电数据和充电桩的用电数据,合理调配能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例如,在光伏发电量充足时,优先使用太阳能为车辆充电,并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至储能电池;当光伏发电量不足时,自动切换至电网供电,同时优化充电策略,避免因集中充电导致电网负荷过大。
4、数据分析与报表生成:云端监控平台对采集到的大量历史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例如,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充电需求,合理规划充电桩的布局和数量;通过评估光伏板的发电效率,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同时,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日报表、月报表和年报表等,涵盖设备运行数据统计、能源生产与消耗分析、故障记录等内容,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存档和汇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图片等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做删除处理!